“老馬,真是謝謝您牽線??!馬昕把我家問題解決了,兒子不再沉迷于賭博,知道安心種地了,農閑時主動打零工掙錢,兒媳也不鬧離婚了……”一位村民拉著一位鶴發童顏的長者說道。這位長者就是我的父親馬云杰,今年81歲,身體還很硬朗。
一、榜樣的力量
我老家在豫東南一個偏遠鄉村,那是我生命出發的源頭,也是父親送我出遠門的起點。父親與雷鋒幾乎同齡,一生都在學雷鋒。二十多歲就加入黨組織的父親,是村里“紅旗車”拖拉機手,大生產隊時他一人能頂半個村的勞動力。
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土地實行聯產承包,父親經常先放下自家地里活,無償幫助缺少勞動力的家庭耕種。遇到十里八鄉的村民拖拉機出故障,父親二話不說主動幫忙,修理好后從來不收一分錢。
我曾不解地問父親:“現在都包產到戶,每家都在自力更生、勤勞致富,咱家日子過得也緊巴,您為啥不靠自己的技術掙錢呢?”父親摸著我的腦袋說:“爸爸是共產黨員,又是學雷鋒標兵,如果能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內心會感到很幸福!”
在父親的感召下,我從小就把雷鋒當成榜樣,自覺養成了助人為樂的好習慣。上小學時,我常幫村里孤寡老人撿柴、擔水、打掃院落;上中學的路上,我常用自行車送行動不便的老人回家……聽到大家對我的夸贊,心里真是比吃了蜜還甜。
二、“煉鋼爐”里淬火
1992年12月,我高中畢業后應征入伍。臨行前,父親再三叮囑:“你到部隊后要好好表現,像雷鋒一樣練出過硬本領,多為人民服務。”
當我興沖沖地來到新疆莎車邊防某部后,看到當地風沙肆虐、環境惡劣、發展非常滯后時,心里頓時涼了半截。我給父親寫信:“新疆離家遠,當兵工資低,我想早點復員回家,到商海拼搏努力賺大錢孝敬您和媽……”父親連忙回信開導:“我和你媽吃穿不愁,還有點小積蓄,要你賺什么大錢?我們小時候親歷了戰亂之苦,知道沒有強大國家就不會有幸福小家!雷鋒說‘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軍營是多好的煉鋼爐??!孩子,你在部隊安心服役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在父親的引導下,我很快擺正心態。在新兵連開展的“學雷鋒、樹新風”活動中,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艱苦樸素將穿破的襪子補了一層又一層,卻將節約下來的津貼費捐給災區和群眾”等感人的故事,深深觸動心靈,我下定決心:一輩子做雷鋒那樣的人!
我努力在工作上向高標準看齊,在生活上與低標準同步,不但在新兵連就獲嘉獎,下連隊不久又寫了入黨申請書。經過連隊黨支部兩年多的培養,1995年6月30日,我光榮加入了黨組織,還于當年8月收到了軍校錄取通知書。
一喜二喜連三喜……我在部隊一干就是30年。期間工作多次調整,但無論在哪個崗位,父親的話語一直在我耳邊回響:你要堅持學雷鋒,無私奉獻的人最幸福。
1997年7月,馬昕軍校畢業后分到新疆奎屯某部服役
1997年7月,軍校畢業離校時,我看到很多半舊不新的解放鞋被戰友們丟棄,就悄悄將這些鞋子收集起來,裝了滿滿3麻袋,花100多元郵費寄給老家的村民,讓他們下地干活時穿。
我畢業分配到新疆奎屯某部不久,從駐地媒體上看到有2個因家中貧困即將輟學的孩子,男生叫王昆,女生叫任燕,2人均沒了父親。王昆的媽媽在一個即將破產的造紙廠上班,工資拖欠數月發不下來,常常是吃了上頓愁下頓;任燕媽媽不識字,夏天賣冰棒,其他季節靠給人洗衣、縫補掙錢,家里常年吃咸菜、四季不買肉,更不知水果是何味道。但這兩個孩子都特別懂事,放學后一邊幫忙做家務,一邊給媽媽說著寬心的話,學習特別勤奮刻苦,成績總排在年級前三名以內……
我不愿看到如此勤奮善良愛學習的孩子失去上學的機會,便與校方取得聯系,承擔起他們每年的全部學費,一直資助2個孩子大學畢業后找到滿意的工作。如今,這兩家人過得特別幸福,還經常伸出援手幫助他人。
三、扶危濟困常態化
2008年6月,我從新疆部隊交流到鄭州警備區工作。有一天,父親打電話說村里剛二十出頭的姑娘馮瑩瑩出了車禍,高位截癱,家里舉債數十萬元治療半年不見好轉,生活絕望多次產生輕生念頭。我馬上寄去2000元錢先解燃眉之急,隨后又將馮瑩瑩接到原解放軍153醫院進行康復治療,發動親朋好友愛心捐款74532元,不僅解決了住院費用,也極大地增強了她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經過幾個月康復治療,馮瑩瑩明顯好轉,出院后變得陽光燦爛。她經常微信與我互動交流,說自己學會了用手機幫村民在網上賣土特產,每月能掙千余元錢。我通過努力挽救了一個多災多難的家庭,內心特別有價值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2012年11月9日,馬昕回河南新蔡老家,為家鄉小學全校師生作報告,激勵大家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
2018年9月15日,馬昕帶女兒馬銘悅一起看望幫扶對子——鄭州市二七區長江路社區一級聽力殘疾女孩徐文婷,為她送去了圖書、衣服、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在鄭州市二七區務工的宋愛鮮,原本幸福的家庭遭受了接連變故:女兒徐文婷出生不久連續高燒導致雙耳失聰,她本人突遇車禍造成三級傷殘,治病留下的幾十萬元債務讓這個小家喘不過氣來,宋愛鮮多次產生一死了之的念頭。2016年以來,我與這個苦難的家庭結對幫扶,經常帶女兒馬銘悅給他們送去圖書、衣服和食物等生活用品,女兒每年還將自己節余的生活費和壓歲錢3000元交給徐文婷,并與她一起相互學習交流,不斷完善提升。在我們的幫助下,這個絕望的家庭重新找回自信。
2013年5月10日,馬昕被表彰為河南省“和睦家庭示范戶”當天,和母親楊秀坤一起應邀到鄭州市二七區建中街辦事處人和社區為居民傳授孝道
令人驚喜的是,2020年宋愛鮮通過成人高考被河南師范大學本科錄取,去年底又順利通過了全國教師資格證筆試;徐文婷加倍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去年9月以優異成績考入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創新班。她還多次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學習小標兵”“藝術小明星”,并榮獲鄭州市二七區“百名自強好學生”稱號,書法和繪畫還多次斬獲國內國際大獎。
父親鼓勵我學雷鋒,我也傳幫帶引導女兒學雷鋒。馬銘悅在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中得到了全面提升,2019年10月榮獲鄭州市“新時代好少年”稱號,2021年參加高考被長春工程學院錄取。良性互動讓兩個家庭共同成長,我們成了周圍人羨慕的對象,老父親的教導得到了完美展現。
2017年4月23日,馬昕組織愛心人士捐款10700元,到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看望201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王寬的外甥、漸凍人王海龍,鼓勵他戰勝病魔、早日康復
2017年12月,我到新密市人民武裝部任職后,父親多次提醒:武裝部是解放軍離群眾最近的群體,日常工作與老百姓息息相關,你要繼續像雷鋒那樣,多辦實事,多辦好事。在農村種一輩子地的父親深知農民生活不易,反復提醒我:“扶貧幫困絕不能走形式,一定要解決他們的痛點!”
親耳聆聽父親的教誨時,我靜靜地看著他。雖然父親年紀越來越大,可他臉上的幸福怎么都遮不住。那表情分明在說,國泰民安,兒孫們孝敬聽話,盛世中華,值得一直期待??!
四、用行動回報父親的期待
2019年12月17日,新密市人武部政委馬昕為窯溝村結對幫扶對象張國敏送上棉大衣、電暖氣
5年來,我帶領人武部對口幫扶新密市大隗鎮窯溝村,先后協調資金200多萬元,援建村紅星幼兒園、愛民衛生所,為村組道路安裝146盞路燈,援建1200平方米國防文化廣場,引進6家企業解決勞動就業崗位200余個,村民人均收入由原來的9000元提高到15000元,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兩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落實。我結對幫扶因照顧一級傷殘妻子無法外出打工的村民張國敏,積極協調小額貸款幫他養豬致富,年均出欄生豬20余頭,輕輕松松收入10萬多元。我還牽頭成立愛心志愿小組,先后3次自發捐款共計49600元,幫助該村原本家庭殷實、后因車禍丈夫去世、本人致殘的王炎慧渡過難關,并承諾一直資助她7歲的女兒龍夢琪到大學畢業。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在父親的提議下,我第一時間發動全家老小愛心捐款10200元,通過河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轉贈武漢防控一線。2021年鄭州“7·20”特大暴雨后,父親又和我一起發動親朋好友,半天時間捐款22616元,資助受災群眾的孩子走進大學校園……
父親一生見證了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全過程。我家上下四代有9名共產黨員一直讓他引以為豪,上了年紀他仍堅持讀書、看報,每晚雷打不動收看央視《新聞聯播》,并常給我們講:共產黨員都應當像雷鋒一樣,用心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在父親的教育影響下,我在部隊服役多年從不敢懈怠,特別是到人武部任主官后,凡事以身作則,處處模范帶頭,單位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參加上級年度軍事素質綜合考核,個人成績優秀,單位總評第一,人武部被鄭州警備區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被河南省軍區表彰為全面建設先進人武部和先進團級黨委。
2021年3月4日,新密市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馬昕帶領“老兵愛心服務隊”看望新密市曲梁鎮坡劉村因疾病陷入困境的參戰退伍老兵馬新法
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十分關心轄區參戰退役老兵的生活,多次走村入戶到困難老兵家中面對面了解情況,實打實解決難題。去年 3月4日,當我得知新密市曲梁鎮坡劉村60多歲、4級傷殘退伍老兵馬新法,正為愛人看病四處舉債時,當即發動全家老小愛心捐款10000元,親自送到他們家中給予接濟。我還牽頭成立了新密市“老兵愛心服務隊”,讓30多名參戰老兵抱團取暖、互相幫扶,減少返貧風險,確保每個家庭都能實現小康。
2015年5月14日,馬昕家庭被評選為“全國最美家庭”,應邀出席北京人民大會堂頒獎儀式后在天安門廣場留影
“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在父親的協助下,我還配合所在社區成立了“馬昕工作室”。幾年來,鄰居們誰家有困難都會找我們幫忙,遇到矛盾問題及時找我們協商調解。通過一家帶動十家、十家帶動百家,周圍已有更多人去孝老愛親、傳遞愛心,共同創建孝善社區、最美社區、文明社區,用實際行動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奉獻愛心、貢獻力量,以千家萬戶之和諧幸福,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父親常說:“用心付出愛,就會有收獲!”幾年來,我們家先后被表彰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全國幸福家庭、全國書香之家。我個人也因工作成績突出,榮立1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還先后榮獲河南省道德模范、首屆孝賢之星、十大中原忠孝人物、2020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全國十佳最美家鄉人等稱號。2019年5月16日,經部隊逐級推薦,我還被國務院殘工委表彰為“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再次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
2017年10月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托”欄目,以《修身齊家 樹立好家風》為題,對馬昕一家開拓創新發展、傳播大孝大愛的事跡進行了重點報道
父親在新聞聯播里看到我,非常愜意地哼起了豫劇小段兒……(河南省新密市人民武裝部上校政委 馬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