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出自《荀子·修身》
富蘭克林曾說:“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打敗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這樣的一類人:他們出身農村,家境清寒,但卻因為有著一顆不服輸、有韌勁的心,總是渴望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業來!
而林道飛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從事商學教育多年,他最大的感觸是,商學教育為諸多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幫助和企業家不斷成長,讓他頗有成就感和社會價值。在經濟發展快速全球化、世界快速發展多元化的今天,打造學習組織和學習已然成為了社會、企業、家族發展的主題!
初見林道飛,感覺他是和善、親切、務實的教育工作者。剛進門,便見他熱情而親切地對大家說:“快坐下來歇歇,快過來喝茶。”從他身上,看不出一點商業氣息。在與他交流的過程中,不禁讓人感到好奇,有著眾人都羨慕的公務員工作的他是如何成功轉型的呢?是什么原因讓他堅守商學教育那么多年?是什么讓他不斷創新和優化商學教育模式,走在商學教育的最前列?
正當學時 播種教育夢
林道飛出生在湖南邵陽的一個小村莊,自幼家境清寒,農村生活條件較為艱苦,父母是地道的農民,在學習和生活上也并不像同齡人那樣稍許寬裕。懂事的他不想讓父母為自己的學費憂心、操勞,從中學時代開始,他通過發表文章賺取稿費、過年縣城寫春聯等賺取人生“第一桶金”---學費。為此來減輕家里負擔和滿足自身學業開銷。
由于性格比較獨立,他在上大學期間就有了明確的職業規劃:
首先是做老師。在上學期間,他一直都在學生會工作,會經常與老師溝通、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傳道受業解惑,會將自己的所知、所學、所感傳授給學生。他特別感動,教育夢從那時開始播種的。
在林道飛的眼中,他認為老師這個職業是非常有意義的,能夠體現社會價值,很有社會擔當。所以,他立志將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既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又為國家做出一些貢獻,培養出更多有益于國家的人才。
其次創業。由于家境貧寒,對于林道飛來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靠自己一己之力讓自己和家人不再受貧寒之苦。同時,他也希望自己在成功之后能夠幫助更多處于貧困中的人,幫助更多的弱勢群體。
華麗轉身 以敏銳眼光進入商海
大學畢業后,林道飛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湖南省委下屬的一個雜志社工作,由于文學功底好,而且喜歡文學、寫作,所以在這里工作讓他感覺很充實和順心。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微薄的收入滿足不了其生活的各項所需,所以他選擇離開。
在2010年,林道飛進入中南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工作,負責成人教育工作和企業培訓工作,在工作中他敏銳地發現這一行業的興起與未來發展,果斷涉身投入。在中南大學EDP教育中心工作多年,對他感觸深厚,“集全球智慧,成就民族企業家”一直做為他堅決從事商學教育事業的初心與愿景!
進入河南市場遭遇“水土不服”
2013年,林道飛與兩個合作伙伴看好河南的大市場,決定到河南鄭州發展,帶著服務河南中小企業發展,助推河南經濟建設的愿景,立足中原!因為河南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大省,而鄭州是九省通衢,地理位置優越。所以他們打算將“戰場”轉移到鄭州。
在商學教育的路上,林道飛心里非常清楚,要想把先進的管理智慧和經驗輸送給河南地區的企業家,最好最快的辦法就是充分利用河南最好的大學——鄭州大學這個主體。而在當時,他們正好與鄭州大學有合作,所以,就與鄭大負責干部培訓的相關領導談合作。
可在2013年,正好遇到學校領導換屆,在合作辦學上幾起幾落,這導致他們舉步維艱,一路非??部?。在2014年4月之前,他們的團隊都沒能成功啟動,項目也始終沒有落地。此時,他才意識到在異地開展市場有多么難,沒有任何的資源,是很難滲透到河南市場的。
2014年5月份,他們請了國內非常有名的老師前來講課,可報名的卻僅有2個人。雖然團隊的成員做出很大的努力,可最后到會場聽課的人員只有30人左右。
偌大的會場,本來可以容納150人,卻零星地坐著幾十個人。雖然在課堂上,老師很賣力地宣傳、做廣告,但于事無補,結果沒有任何的收入??吹竭@一場景,林道飛的內心幾乎快要崩潰了。身處異地,孤獨、無助、苦悶、壓力……一股腦兒全向他襲來,難道自己的創業之路就此就要中斷嗎?
可是,他不愿就此服輸,不愿放棄,不愿就這樣回去:河南市場真的這么難以打開嗎?是原來的模式和做法在河南“水土不服”嗎?林道飛開始思索、分析、總結。隨后,他與團隊成員重新梳理產品體系和設計、構建河南宣傳、營銷體系,打好組合拳,充分利用所有的資源。
歷時兩個月的時間,在7月份,他們終于打開了河南市場,從原來的2個學員報名擴充到了70多人,之后,情況逐漸有所好轉。此時,他們都感覺苦盡甘來。
一家企業從零做到商學教育行業最前列,林道飛及核心團隊僅用3年的時間,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豐碩的收獲。
對于商學教育的發展,林道飛有著獨到的看法。他認為,商學教育的發展應該更加規范,形成“企業-政府-高校”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最后由政府主導對中小企業的人才學習成長提供培訓方面的支持。“如果政府能夠在這方面多做一些扶持,中小企業的人才培養積極性會提高很多,人才成長快了,企業自然會創造更大的效益。”
林道飛強調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良性循環模式!”當然,目前中央政府也在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完善企業發展政策體系,定位和傳揚企業家精神!
創新打造商學教育爆品 企業重獲新生
2014年下半年起,中國經濟形勢直線下滑,很多傳統企業發展都面臨困境,在這種情況下,商學教育同樣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招生難,成本卻在持續攀升,企業家無心學習。
不轉型?等死!轉型,怎么轉?死的更快!這使林道飛進退兩難。面對這些困境,中國十大教育培訓聯盟李德生主席果斷提出轉型和創新升級,決定開創中國總裁商學教育新起點。
“能不能把‘教育+互聯網+科技’完美結合起來?”李主席的話引起了林道飛的興趣,經過多次交流,林道飛決然參與并投資開發新的教育產品。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和市場調研,終于研發推出BOSS APP社交+學習神器,并聯合各高??偛冒嘟逃?,以BOSS APP為線上支撐,開天劈地地成立了國內第一所“互聯網+教育+科技”模式的商學院——隨時隨地的企業家商學院——BOSS商學院。
這種全方位創新,讓BOSS商學院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在全國已經有20多家直營分院,在線平臺學院達到6萬余企業家學員?,F在重點項目有創新管理班、EMBA班、工商管理研修以及今年新開發的國際項目,比如說香港財經金融班、金融學位班、博士班等。如今,團隊規模越來越大,團隊項目也越來越成熟,在全國排名前三。
可是,他們在轉型的過程中也遭遇了不少困難。當時,由于投入資金太高,員工的工資都已經發放不了,而且招生比較艱難,市場也難以拓展。
面對這一困境,林道飛一度認為轉型是不是有問題。在與團隊成員分析、總結后,他們做出了調整:將大班課、精品班的收費降低,從5萬多調整到一萬多,并且實現全國聯動,線上線下相結合,全國任意選座的模式。
這一模式立即引爆了河南的市場,正因為這一創新舉措,讓BOSS商學院重獲新生,轉危為安,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招生學員達到了300多人。
身為BOSS商學院執行院長,林道飛表示,希望這個平臺能感召更多的優秀企業家走進我們的課堂,通過有名的專家授課,讓更多的企業家將自己的企業做得更好、更強。
因為這個平臺不僅傳授給他們課堂知識,更多的是思維上的轉變,意識上的提升。不少企業家學員在這個平臺上收獲滿滿,很多企業曾經面臨倒閉,在平臺學習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企業轉危為安。
古人說:“不求智明,不求勇功”,在當今時代下,企業家必須要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思想體系。林道飛,就是這樣一個擁有大情懷和境界的人。量寬、律己、身先,他時刻不忘踐行著!
他深知經營企業的不易,才更加奮發圖強,用自己的“艱辛”換取更多企業家的“綠波帶”式發展,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企業家要有家國情懷 傳遞正能量
因為常年在異地創業,家人都不在身邊,這讓林道飛感到對家人有所虧欠。不過,家人對他的事業相當理解和支持,這又讓他很心安。所以,他計劃在今年年底一定要抽出時間好好陪伴家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談到父母,林道飛表示,盡孝在當下,不能因為事業忙而忽略了父母。孝是首位,所謂孝順,就是孝了才能事事順心。所以,他每周都會打兩三個電話或是通過微信問候父母的身體狀況,講講自己的情況,讓父母不再掛念自己,為自己憂心。對于妻兒,他也深感愧疚,沒有陪伴他們左右,所以,這也成了他最大的牽掛。
孟子云:“達則兼濟天下”,林道飛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企業家要有胸懷天下的大格局,腳踏實地,多為社會做貢獻,傳遞正能量。所以,當他聽聞家鄉的父老鄉親需要幫助時,他會義不容辭地給予資金和資源上支持,比如,修繕祠堂、資助寒門學子等。不僅如此,BOSS商學院今年或是明年還計劃做定向公益活動,針對自閉癥的兒童、寒門學子做定向扶持和援助。特別是自閉癥兒童,給予他們社會關愛。
“百戰歸來再讀書、只為國泰民安”!這是林道飛經常給學員們傳達的學習使命,他認為,企業家一定要有大胸懷、大氣魄,不斷突破自我才能實現大我。正如他所說的:“做良心人、做良心事、做良心教育;樹人、樹己、教育報國。”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對于BOSS商學院未來的發展方向,林道飛充滿自信地說:“如今,我們全年的營業額已突破2、3億,未來,這個品牌會做成全國最知名的品牌,我們也會將這個平臺打造成企業家最大的智囊庫,為中國培養出更多的百年老企。同時,也希望BOSS商學院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從而走向世界。因為我們目前已經與劍橋、哈佛等國際名校都有戰略合作,加上商學院本來的品牌優勢,定然能夠沖出中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