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婕,女,1984年出生,2006年參加工作,主管護師,現任欒川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提起她,一個政治堅定,思想進步,敬業兢業,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的“天使”形象躍進眼前。她無微不至、用心用力,構建了良好的醫患關系。在抗疫實戰中,她是先鋒模范,總是沖鋒在前、恪盡職守,連續戰斗在工作的第一線,用一腔熱血詮釋了使命,用她的“辛苦指數”換來患者的“康復指數”。
言傳身教做楷模
大家都知道急診科是醫院的“前哨”,是醫院的“窗口”,是醫院的“靈魂”,更是彰顯醫院救治能力的“排頭兵”。護校畢業參加工作第一站就是急診科的護士崗位。這一干就是17年。17年在時間的長河里只是一瞬,而對于一個花季的女孩,她走過了從女孩到妻子,從女兒到母親,從護士到護士長的角色轉換。“急診科護士太辛苦,要不要換下崗位?”結婚有了孩子時,丈夫心疼的和她商量。她卻堅定地說:“辛苦的地方應該誰去?都這樣想急診還怎么救人?我感謝你對我的關心,但工作上我希望你多給予我支持。”從此她的丈夫和家人成了她堅守急診科陣地最給力的支持者,使她在急診救治的路上走的踏實,走的堅定。
學習、實踐、培訓,反復的流程走下來,她從一個青澀、膽小的“小護士”成長為一個不懼怕“大場面”的前輩??剖依镆徊缬忠徊绲男氯肼毜淖o士在她的帶教下很快練的眼疾手快、爭分奪秒、與死神爭奪生命。常言道: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她在任職護士長的七年里,更是把急診科的護理工作連續提升,急診救治成功率連年提高,患者滿意度持續提升,從她手里帶教的護士各科搶著輪換。大家都說:“急診科出來的護士技術好、速度快、水平高,是護士隊伍里的“香餑餑”,她自己也多次被評為醫院“優秀管理者”、“先進工作者”和縣級“巾幗建功標兵”、“優秀護士”等榮譽稱號。
視患為親優服務
時間回溯到2021年的盛夏,中午剛放下飯碗,科室的電話打進了她的手機,“護士長,科室同時來了三個需要洗胃的患者,現在又有一位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患者送進科室,人手、洗胃機都不夠,請求調配人員!”科室當班護士只說了這幾句話就掛斷了電話,時間就是生命,她習慣性的從衣架上拿起外套邊走邊穿,一口氣從三樓跑到一樓,踏上電動車就直奔科室??剖议T口的門衛接過她手里的電動車鑰匙去停到安全地段,她飛一般的速度到更衣室,再到洗胃室,給患者插胃管、建立靜脈通路,注射器代替洗胃,一管管抽出,沖洗,反反復復,整個洗胃間充滿著刺鼻的農藥味,家屬都在哇哇作嘔,而她依然在重復著“抽吸”動作。汗水浸濕了她的“衣背”,汗珠順著她的臉頰淌在病床上、淌在患者的身體上、亦或是汗水“浸”放了死神,亦或者大愛感動了上蒼,經過她近一個小時的人工洗胃,患者從奄奄一息到神志恢復,家人從萬念俱灰到燃起希望,一個年輕的生命又漸漸的恢復活力。全家人、全場人、全部科室都在為生命的頑強和生死爭奪的勝利而興奮,而她眼前一黑,跌倒在洗胃間,當姐妹們扶起她時,才發現她的整個上衣像“水洗”一樣被汗水浸透,雙手因反復抽吸注射器而磨出大血泡破裂淌血,血淌在白色的工作衣,那一片片鮮紅是勝利者的“紅顏”,是生命之花開放的美麗,是幼兒園里老師獎給娃娃們的大紅花。她當之無愧。
精益求精強技術
患病的人常常都很敏感,尤其是老人,有時候就像孩子,有一年冬天特別的冷,連續幾天的雪使氣溫降到了零下10度以下?;加谢A病的老人最怕寒冷的天氣,怕什么來什么,全院內科病區爆滿,一床難求,急診科的觀察室也加床收住老年患者,有一位80多歲的阿姨因患多種基礎病多次和急診科的醫護人員都成了熟人,偏胖的阿姨血管暴露極差,每次護士扎針都要小心翼翼,如果有一次一針不能扎上,她就會大吵大鬧。后來,就點名讓“護士長”給扎針,用那患者阿姨的話說“護士長扎針有把握,一針見血,一點都不疼。”還有一個老年人情緒不穩定,每次吸痰都鬧情緒不配合,非要讓護士長吸痰,夜班護士怎么解釋都不聽,只能給她打電話訴說。當時她的小孩才剛剛6個月大,她知道這個病人痰多擁堵的危險,就毅然撇下襁褓中的孩子到科室為患者吸痰,患者吸痰結束后用顫抖的手在紙板上寫下“謝謝你護士長”,那一刻她熱淚盈眶。她猛想起來出門時沒有給婆婆交代,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床上,擔心孩子掉下床出事使她的心要跳出胸膛。飛一般地回到家,果不其然,兒子已經爬到了床的邊沿,一時間她癱坐在床沿上,淚再也忍不住。這么多年,丈夫在外面工作,她一個人忙家里的老人,忙家里的孩子,更要忙單位的工作。堅強使她練就了堅韌,使她在忙碌中依然堅守著自己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信心。她說:“患者治愈的笑臉是對我最大的獎賞、我覺得這一生能為醫者,太值得。”
白衣執甲顯擔當
疫情三年,誰都知道醫者很難,而一個醫院的急診科護士長更是難上加難。防護、隔離、消毒、搶救、轉運、登記、測核酸、做流調、去外援,哪一項的工作都和急診科的工作息息相關。夏天一身防護服捂出一身汗液,冬天拿著測溫槍的手幾乎凍僵,科室的常規救治不敢怠慢。特別是2022年12月7日,隨著“新十條”的發布,疫情防控政策開始調整,醫療系統開始應對一輪就診高峰,急診科成為了迎戰病毒的最前線,一天24小時無休止的運轉,原本有基礎病疊加的病人急增。而急診接診刻不容緩,不知道哪一刻接回的是一個陽性患者,不知道哪一刻自己也會倒下,但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急、難、險、重的工作自己搶著干,總是把相對安全輕松的工作讓給同伴,三年疫情她幾乎把科室當成了家,為醫院的“哨點”傾注了全部的心血,沒有退縮,沒有畏難,沒有半句怨言,敬業兢業,恪盡職守,她像戰士更是哨兵。她把守好的陣地使命扛在肩上,白衣執甲,逆行而上,她誓言錚錚,平凡中更顯得偉大。
王曉婕,一個基層醫院的急診科護士長,她是千百個基層醫者的優秀代表,她的先進事跡在此只見一斑,她用“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書寫了一曲大愛之歌。她是大家學習的楷模,為更多醫者樹起精神典范。(欒川縣人民醫院)